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苏聚焦 >

2019新年新气象 聚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

时间:2019-01-03 10:01:44

2019 年元旦后上班第一天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南京仍然聚焦创新名城建设。1月2日上午,南京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会上发布了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下午接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一号文件进行解读。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一号文件是在2018年10条措施继续延用的基础上,再拿出18条措施,条条干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出席并讲话,动员全市上下为创新名城建设努力奔跑。市长蓝绍敏主持会议。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市领导与院士校长并排坐

此次大会约有2500人参加,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

建设创新名城,不是党委政府“唱独角戏”,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主席台第一排,除了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外,就座的还有两院院士、高校校长等。出席大会的两院院士包括: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江苏省科协主席陈骏、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江苏省建科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昌文等等。

“会场的细节安排,就体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对知识、对企业的尊重。”与会人士感慨说。

会上,张敬华为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特别贡献奖单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颁奖;副省长马秋林为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揭牌;蓝绍敏为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亚洲建筑档案中心揭牌;与会领导为获得第一批举荐制人才代表颁发证书,为南京市最具创新力企业代表、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优秀奖、南京市高新区建设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新措施

18条举措打造更优创新生态,将配套新45条细则

创新,正日益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最显著的城市标志。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创新名城建设”。会上重磅发布了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在2018年10条措施继续延用的基础上,再拿出18条措施。

张敬华表示,去年今年两个一号文件是“姊妹篇”,都要执行好、落实好。今年的一号文件共18条,主要是强化了“六化”导向,重点在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等方面,探索新的机制,形成新的支撑,打造更优创新生态。

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使用的政策工具更加丰富,政策发力更加精准,思维也更加开放。“去年一号文件配套了45条细则,我们将结合今年的一号文件,重新梳理,出台新45条细则。”

新提法

打造“科创企业森林”“硅巷”等,提升“创新首位度”

18条措施含金量十足,条条干货。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不少新提法,比如“科创企业森林”、 城市“硅巷”等等。

在市场化方面,一号文件主要是致力于走市场驱动型创新的路子,靠市场牵引创新,用市场配置资源,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在支持市场主体开展研发活动、推广应用创新产品、畅通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文件第一条就是打造“科创企业森林”,实施三年企业倍增计划,更大力度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其中提到,打造瞪羚企业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0万元资助。

高端化,主要是致力于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路子,打造自主可控的“4+4+1”主导产业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比较优势。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支持启动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重大研发平台,明确了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措施。

集群化,主要是致力于走产业集聚创新集群的路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新园区、“双创”载体加速汇聚,大幅提升15个高新园区的产业集聚度、高企集聚度、人才集聚度、资本集聚度。一号文件提到,打造城市“硅巷”,大力发展“硅巷经济”,挖掘低效载体、低效用地潜力,创新都市产业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区利用主城高校周边存量用地,与高校共同打造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特色创新街区,促进街区低效载体转型升级。

今年将统筹实施“六大计划”

到底怎么干?张敬华指出,具体到今年,南京将统筹实施“六大计划”。

(一)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计划。

目前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但这主要还是集中在地方同高校院所进行的合作。今年,要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创投机构等全面参与,力争全年新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00家以上,新增孵化引进企业2000家以上。

(二)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

今年开始,将对初创期企业,普惠发放创新券,用于研发服务活动;对中小型企业,加大首用首保、融资担保等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对支持小微企业创新的天使投资自然人,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同时进一步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今年再净增900家、力争1000家,到2020年总数突破5000家。

(三)实施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计划。

高标准打造“一核三城一圈”,其中,“一核”就是要建好中科院麒麟科学城,集聚更多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力量;“三城”就是要以江宁、仙林、江北三座大学城为支撑,推动形成一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一圈”就是要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网络,促进教科经联动、产学研一体,全要素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四)实施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计划。

重视用好在宁高校、国际友城、国家级平台、大院大所、科技企业、民间商会、海外科教界华人、驻外使领馆科技处等八支力量,精心举办全球有影响力的南京创新周活动,加快建设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合作平台,使南京直通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五)实施创新载体升级计划。

完善南京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探索“1+N”都市型高新园区发展路径,打造嵌入式发展、全域化创新的南京品牌。具体来说,要推动一批市级园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打造一批国家级“双创”载体,争创南京白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南京高新区实现全国排名争先进位、力争五年内进入全国一流园区行列。

(六)实施法治服务环境提升计划。

积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充分发挥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全面接轨国际规则和标准,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度体系,高水平建设江北新区法治园区、河西法律服务园。

来源: 现代快报 编辑: xuqisong
相关阅读
  • 苏州
  • 江苏
  • 财经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五旬男子突然倒地 扬

国人春节花的钱可办46

鹿晗关晓彤又撒糖 最

今年春运不发愁? 12

44岁王艳依然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