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滚动新闻:

失智老人,如何不失幸福生活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8

  人们希望自己从容老去,但罹患失智症就可能让希望破灭。不让家庭独自面对失智症,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站,将照护费用纳入社保……22日,3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失智症照护领域专家和机构代表在宁建言献策,剖析这一特殊老人群体的养老痛点,探索问题解决路径。

  85万失智老人需长期陪伴照护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的爱德仁谷日间照料中心,最近来了一位83岁的失智老人张奶奶。早上8点半,张奶奶的儿子把她送过来,下午5点接她回家。老人的午饭就在中心吃,中心定期有人帮她洗澡。

  这家特殊的“托老所”依托拥有180张床位的爱德养老院设立,解决一些家庭的大问题。张奶奶腿脚不好不能爬楼,之前只能住在家里的地下室,吃饭、睡觉、大小便都在一个房间里,来到中心后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由于知晓率还不高,这家日间照料中心仅收住两名失智老人,社区大部分失智老人还是靠家庭照顾。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失智症或老年痴呆,老人65岁以后进入失智症高发期,严重时忘记如何讲话、吃饭、穿衣等,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甚至瘫痪在床。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宇介绍说,全球每3秒钟就新出现一名失智老人,我国约有1000万失智老人,江苏保守估计有85万失智老人。他们需要长期陪伴照顾,有些甚至长达20年,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护和经济压力。

  理解尊重失智老人生活法则

  普通家庭照护失智老人,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限制老人行动:不让随便出门,以防走失;不让做家务,以防受伤……

  而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名誉院长南希·胡曼教授看来,这是没有尊严的生活。“失智老人依然要有自己的生活,要对自己有认知,对自我身份有所认同可以改善他们的病情。我们要关注失智老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要让老人保持现有能力以及与外界的联系,给予他们尊重和信心。”她在研讨会上说道。

  省人民医院老年护理专家王素英认为,失智虽是不可逆的疾病,但可通过各种认知训练延缓病程,这就需要有医学背景的照护来完成。相比于其他疾病,失智症更需要人文关怀。即便在医院病房,她也倡导给失智老人过生日,开展“睿智”课堂,按不同季节提供食物,教老人重新认知世界。

  但现有养老机构大多拒收或选择性接收失智老人,专业的失智症护理机构少之又少。爱德基金会在南京试点开设的“仁谷颐养院”,是目前屈指可数为失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养老院之一。除照顾衣食起居,护理员每天反复教老人看天气、认时间,甚至帮助每位失智老人记录一本《回忆录》,引导帮助老人找回记忆。

  “很多家庭仍在独自与失智症做斗争。”这家颐养院的负责人李晓霞呼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失智老人的友好社区、友好店铺、友好养老机构,汇聚社会力量,共同为失智老人及其家庭减轻负担。

  建专业照护体系服务失智老人

  随着直系亲属自助半径变大,失智老人群体的服务已成最紧迫的刚需之一。来自台湾的照护专家张司聿介绍,台湾基本实现失智老人就近分级护理,家属可在医院短期急诊、养老院长期照护、居家上门服务等方式间找到最合适路径。

  “我在帮助上海的养老机构做失智老人护理方案,当地医院和养老院之间还有很多方面衔接不畅。”张司聿发现,老人在医院确诊失智后,缺少专业人士告诉他们怎么办:是回家还是去机构?适合去哪家机构,住多久?这些问题需要失智老人的家属自己多方寻找答案,专业的照护体系尚未建立。

  比起把患者封闭在家里,专业看护确实人性化,但费用也确实不菲。失智老人要得到更好的照护,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目前,家庭护理费还未纳入社保范畴。针对这一现状,我省正探索推出长期护理险,形成个人、政府、用人单位以及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

  我省出台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护理院申请纳入医保定点结算。政府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院、康复机构等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今后,普通的养老机构原则上得不到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向护理机构倾斜。“十三五”末,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全省将建成200所以上老年护理院,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复护理需求将得到更大程度满足。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