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悉的三国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从默默无闻到破格提拔,从国家股肱到乱臣贼子,有时候他是亲近普通战士的优秀将领,有时候他又是蔑视同僚连基本人际关系都搞不好的偏执狂。有人佩服他英勇善战屡有战功,有人说他名不副实被后人严重高估。他的一生充满曲折与争议,直到今天,一提到此人的名字,仍然会引起三国历史和游戏爱好者们的争论。
他的名字是魏延。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毫无忠诚与义气可言的小人,刘备逃离新野时,他想作为内应帮刘备进入襄阳,结果文聘将魏延击败;随后,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征战荆南,在长沙之战中,魏延又杀死新领导韩玄,最终投降刘备。诸葛亮以其天生反骨为由意欲杀他,被刘备制止。后来,在蜀汉集团入川、守汉中、平南蛮以及北伐过程中,魏延又屡有战功。然而最后却不慎踏灭孔明的续命灯,最后在孔明病逝后造反,被马岱所杀。他的屡次投降和反复表现,让许多人对他难有喜爱之情。
新老版本三国影视剧中的魏延形象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并非这样一个没有底线和原则的小人,生具反骨更是无从谈起。在加入刘备势力之初,魏延以部曲身份出现在刘备身边,和关张之流相比是妥妥的低级军官,但作为第一批入川作战的将领,他为刘备成功占据益州立下汗马功劳。这恐怕也是他能力压集团三把手张飞从而坐镇汉中十年的重要原因。后来的北伐中,魏延也是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未能通过子午谷奇谋实现的壮志,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优异表现贯穿蜀汉国运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塑造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只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慧,不得不说这莫大的冤屈对魏延来说很不公平。
但是我们仍要承认,魏延背负叛贼之名而身死的悲惨结局,与其性格缺陷有着很大关系。他性情狂傲、目中无人,与集团内的重要人物关系都不是很好,尤其和诸葛亮眼中的另一红人杨仪势同水火,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被当做反贼诛杀。
那么,在游戏中,魏延的形象如何呢?刚猛有余的先锋——光荣《三国志》系列
在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志》系列中,魏延的形象与《演义》中颇为相像,在公认的经典《三国志11》中,魏延武力高统率偏低,智力上的缺陷也让他难以独当一面,与此同时,由于低“义理”与高“野心”,长期在外作战的他很容易叛变。在之前的九代中,魏延更被戏称为“自立小王子”。
准一流的精品武将——三国群英传
在众多《三国群英传》高玩的分析中,魏延无论如何是无法与吕布、赵云、关羽等等超一线武将媲美的,但他优秀的属性仍然让他能够跻身准一流武将之中。在《三国群英传7》中,魏延更是一名拥有专属造型、名将属性、可以复活,并且有专属官职和必杀的精品武将。在近千名登场武将中,这样的人物一共不足50位,可谓百里挑一。
忠于自我的怪咖——真三国无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