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这两天,出席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很多委员对于教育话题都十分关注。
在教育界的分组讨论中,不少政协委员都对“弹性离校”及民办教育机构目前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
有不少政协委员提到,通过对身边的朋友的观察,不少家庭都有共同的困境: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老人不在身边或者尚未退休,接孩子是个大难题。
委员们呼吁学校和老师可否再去多深入了解一下情况,家校共同采取适当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2
此外,也有不少委员关注到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有委员统计,目前全苏州大市范围内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工商局注册的超过10000家,在教育局注册和在民政局登记的有400多家,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个人作坊式的机构没有任何证件却在经营。
因此有委员建议,要加快出台苏州市盈利性教育机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分类管理细则,同时,加大扶持优质的品牌教育机构,打击取缔劣质机构,保证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而在上午10点开始的专题研讨第二专题”加快惠民富民 建设高水平小康“中,不少政协委员继续针对教育热点发表看法。
3
来自妇女联合会的政协委员介绍,此前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向民工子弟学校派驻社工,经过这些社工的观察和反馈,以及和家长、学生的交流,发现此类学校存在很大问题。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优,老师少学生多,班级纪律差,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在生活方面,伙食也是非常不理想,让人十分揪心。
针对这些问题,委员建议要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监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浙江的经验,派督学前往督查办学质量。

4
来自公交系统的政协委员则提到了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
众所周知,赶上学生上下学时段,校门口路段基本就是瘫痪状态,不仅学生存在安全隐患,也给其他行人、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交通成本,也增加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压力。
针对这些,有委员建议“学校门口道路能否宽一宽?”
此外,针对学生课业压力、教师团队素质提升、课程改革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不少政协委员们都提交了提案。(看苏州记者 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