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参加“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专题座谈。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刘硕)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随着“传统文化回归热”,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又能有怎样的发展创新?在今天上午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进行了专题座谈,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
政协委员姜竹松认为传统工艺需要符合现代需求。
苏州市政协委员姜竹松认为,苏州拥有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在原汁原味的传承之下,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应该“两条腿走路”,注意其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苏州有些旅游点,售卖的旅游产品粗制滥造,与苏州工艺美术的贵族气大相径庭。传统工艺是特殊的商品,传承精湛的技艺和高端的品位,需要正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姜竹松说,现在年轻人对文创产品很关注,文创深入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传统工艺通常只作为生活的点缀和装饰,所占市场份额非常有限。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创意产品,与现代设计结合,符合年轻人简洁、明快的审美特征,将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创新和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政协委员邹英姿建议加强苏工创作者版权保护。
姜竹松的建议让政协委员邹英姿深有感触,作为镇湖绣娘,她说苏作、苏工带火了市场,也有了很多假冒伪劣的机会,这也与某些手艺人开始心浮气躁有关。她对苏工技艺的创新非常关心,曾用两年多时间,1:1复制了一幅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大型刺绣作品,挖掘出失传的披针绣技艺,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我是苏州绣娘,我复原了这个技法,这个技法就属于苏绣。”她建议对苏工的品牌性项目,在质量、技艺、包装等方面出台地方管理规范,试行原产地认证制度,加强原创作者的版权保护,规范市场行为。
政协委员徐圭逊建议重视古城核心区。
政协委员陶海斌“建议恢复苏州文庙历史风貌”的发言引起了热议,苏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受到委员们的关心。政协委员徐圭逊说,姑苏区是苏州古城核心区,承载了苏州最厚重的文化、最丰富的故事,在工业园区、高新区高速发展、受到更多关注时,政府应当重视起姑苏区,强化区政府的职权和管理机制,彰显核心区功能。他还提出,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要重视文化安全,“外国有情人节,我们也有自己的情人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其实更富有人文厚重感和生活情感。”
政协委员包小健建议老商圈产业升级。
政协委员包小健来自苏州人民商场,她对老城区的商业业态提出了建议。她指出,观前街这种老商圈,建成20年来没有变化,反而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都显得薄弱了。她说,观前街在元旦时游客很多,但转换率并不高,这与产业结构有关系。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改善和提升街区风貌,引导和调整业态,让众多老字号真正活起来,最好能在轨交六号线施工时亮起这张城市名片。
政协委员吴剑清建议开发苏州方言动画片。
政协委员吴剑清对保护苏州方言提出建议,她建议借鉴国外成熟经验,试点地方方言保护立法,开国内先河。她说,方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要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鼓励使用苏州话,特别是让青少年能说、爱说苏州话,她看到现在有各地方言版的《猫和老鼠》、《熊出没》等动画片,受到青少年热烈欢迎,所以建议选择优秀的动画作品,推出苏州话配音版,引起青少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