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017年,苏州各地纷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来自重庆的李纪阳早年在美国从事过敏诊断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内,这一领域还处在刚起步阶段。看准这一巨大发展空间,2013年,李纪阳来苏成立浩欧博生物医药公司,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过敏源和自身免疫诊断的研发生产基地。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纪阳说,当时这个楼,他们是占了一层。但园区承诺,楼上两层保留两年。这样他们很快产能扩大之后,把两层楼也拿下了。
不仅有“一年免租、次年减半”的优惠政策,园区的亲商理念和前瞻性规划,给李纪阳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浩欧博生产的过敏原检测试剂销售额近2亿元,占国内市场近一半,公司也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两百多人。
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苏州去年发布了“人才新政40条”,各地各部门也都拿出了力度十足的引智举措。截至去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44.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为20.05万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总数237人,其中创业类人才占全国15%,居大中城市之首。
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胡卫江说,这些数字指标,背后主要是质量的反映。下一步,他们还是要瞄准高端,着力引进顶尖人才、全球知名的、有影响力的这种顶级的专家。他们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来快速地引进和集聚,做优环境。通过多个渠道发力,来更好地提升苏州人才工作水平。(苏州新闻记者 黄冠华 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