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王安,苏州工业园区分局斜塘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当了四年民警。四年或许太短,但如果四年中,平均每年主办各类刑事或治安类案件近百起,连续破获多起在全国或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那么这四年就显得不那么短暂了。
太多的案件从王安的日常一晃而过,但也有一些,让他印象深刻。作为治安办案民警,他的职责是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但常常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
小熊猫、长臂猿、猕猴……
派出所里的“奇妙夜”?
2017年7月1日晚上,当嫌疑人何某的车从沪宁高速高新区口通过时,早已守候在收费站的各部门民警们迅速出击,抓住了主要嫌疑人何某及同伙,并在车后的塑料编织袋中发现了一只活着的小熊猫,人赃并获。
当晚,嫌疑人和小熊猫都被带回了所里。小熊猫被暂时安置在纸箱里,准备第二天一早送往动物园。王安还记得那天晚上,小熊猫缩在大尾巴里,怯生生看着他,这个毛绒绒的小家伙让晚上值班的同事们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王安还是用手机百度后,才知道它吃苹果,同事立刻去买了三个苹果,细心的警辅切成片放在箱子里,再去看的时候发现小家伙一口气把三个苹果吃光了。
这是发生在去年的非法收购、出售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一个重要的收网之夜。也许很难想象,在苏州会有人肆意经营出售国家濒危野生保护动物,然而在这起案件中,当王安和同事们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一张围绕野生动物的犯罪网络却浮现了出来。
那阵子,斜塘派出所的留置室里常常出现各种关存着动物的笼子,第二天再被送往动物园。除了小熊猫,还有猕猴、灰鹦鹉、鬣蜥、黄颊长臂猿、蟒蛇等珍稀动物,据专家鉴定,其中猕猴属于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级动物,灰鹦鹉更是刚刚升级为CITES附录Ⅰ级动物,等同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而黄颊长臂猿更是濒危,仅存300只。
最让王安和同事犯难的是一只玳瑁和一只海龟。苏州动物园表示他们并不接受水生动物,最好是送到上海有接收能力的地方,或者问问渔业站。然而去上海路途远,所里没有保存运输玳瑁和海龟的海水和容器,苏州渔业站也表示,他们并没有地方饲养海生动物。好在最后,民警们查询发现苏州还有一家海洋馆,总算给它们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
不过,那只被解救的小熊猫实在不太幸运了。在送往动物园三天后传来了遗憾的消息,小熊猫突然死亡,动物园经过解剖发现,它的心脏上有很多出血点,根据经验,野生动物被惊吓过度一般会产生这种情况。
斜塘派出所的民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惋惜,心痛之余更是把精力都投入案件侦破中。
抽丝剥茧
牵出珍惜濒危野生动物买卖网络
事情还要从2017年5月上旬说起,苏州工业园区分局治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苏州某水族馆表面上经营宠物鱼类,暗地里却在从事收购、出售野生动物的活动。这一案件很快成为上级督办要案。
接到这一线索的王安,无疑是困惑而艰难的。在他还不算长的从警生涯中,侵财、故意伤害等案件已经主办多起,而对于此类案件,却很少接触。
通过一系列外围的走访和排摸工作,王安初步锁定了主要犯罪嫌疑人何某,何某经常根据买家的要求前往全国各地搜罗野生动物,大多都是珍贵濒危品种。围绕何某展开立案侦查后,他开始一点点排查何某身边的蛛丝马迹,终于掌握了一条关键线索——有个上海买家想要购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熊猫,何某已经前往四川收购。收网的一刻终于到来,7月1日晚上,何某被人赃并获。
可是,嫌疑人深知自己涉案金额巨大,绝不会老老实实交代一切。证据,实实在在的证据才是击破他们心理防线最有利的武器。
王安通过梳理案情,一点一点分析嫌疑人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网络,从中寻找破绽和证据……慢慢的,这张网络越铺越大——以何某为中心,打通上下游,嫌疑人前往浙江、河南、广东、四川等地寻觅收购各种濒危野生动物。
巨大的暴利让他们在这个灰色行业中越来越贪婪。其中一名涉案人员李某曾因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罪被判刑13年6个月,此案发生时正在保释期间,却受利益驱使,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