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民办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良莠不齐。
据统计,全苏州大市范围内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工商局注册超过10000家,在教育局注册和在民政局登记的有400多家,不乏还有数不胜数的个人作坊式的机构没有任何证件在经营。管理规定的模糊,降低了管理的经济效益,且增加了管理风险。
如何规范管理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
“苏州个别培训机构无视法律法规,抓住家长和学生与招生信息不对称的恶机,提前学、增量学和超难学,恶性加大家长和学生的紧迫感,影响教学秩序,增加家长的消费负担。”作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老师的张戈对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混乱颇有感受。
为此,张戈建议加快出台苏州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细则。
“建议苏州市教育局制定出台详细跨区办学的备案细则,各辖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落地实施跨区办学备案制度,全大市形成系统统一的管理体系,一家办学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只有一个主管单位,避免多头管理最终产生的没有管理或者无效管理的僵局。” 张戈委员表示,可参照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成熟的城市,比如深圳市、武汉市的做法,民办培训机构在全市范围内不得设置分支机构,可以增设教学点,并规定教学点不是独立法人,其办学活动由设立教学点的民办培训机构统一负责。
同时,加快建立苏州市教育培训机构网上管理平台,以注册地教育行政部门为“一证”颁发机构,进行网络审批跨区教学点备案流程,公示所有经过备案的教育机构教学点信息。
市工商部门要切合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行业特征和具体办学情况,采取“一证一照”的便捷模式,而不是“一证多照”的总分公司模式。“从目前跨区办学并规模较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现实情况来看,都是只有一个注册总部基地,教学点并非教学主体单位,非注册地的教学点只是教学场所的延伸,尤其是跨区办学的教学点更不具备分公司运营的能力和操作可行性。”张戈补充说。(看苏州记者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