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何寅平 实习记者成川)近年来,苏州全面整合了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等多项制度,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医疗保障”的目标。但对于那些收入较低,达不到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而言,医疗负担依然不小。为此,苏州市人大代表朱莲芳呼吁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额度。

图中为苏州市人大代表朱莲芳
朱莲芳说,由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有一定条件,对一些收入不高、经常看病服药的老年居民、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大龄人员(非就业居民)而言,因为不符合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条件,享受不到相关政策。“有些居民退休工资2000元左右,不符合救助条件,但看病花钱占据了工资很大一部分,居民医保的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偏低,导致他们生活拮据。”
朱莲芳算了笔账,以2017年为例,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80元,非就业居民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220元(其中不享受财政补助人员的缴费每人700元),每年普通门诊报销在1000元限额以内按比例结付,1000元限额以上就不再报销。目前执行的门诊报销限额比2007年增加了400元,而药价比十年前贵许多,对于一些经常服药的人来说门诊报销额几次配药就用完了。
为此朱莲芳建议,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和比例。通过多缴多报方式,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个人缴费基数、财政补助额,同时提高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报销额度,让这些经常看病而生活拮据的城乡居民能享受更多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