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百万亩特色水产”是我市农业“四个百万亩”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苏州将全面启动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长方形的池塘整齐排列,池水清澈见底。在相城区戴溇村,这里700多亩的养殖池塘刚刚完成基础改造。蟹农朱师傅的蟹塘也在改造范围,养了十几年螃蟹的他开始憧憬未来的好收成。 让朱师傅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是新池塘里多了一个尾水净化区,它将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技术,对养殖尾水进行集中、分级净化处理,实现水体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又能极大改善养殖区内的水质,解决以往蟹农的一大难题。
蟹农朱师傅说,没有改造之前,水脏,螃蟹要死掉,现在水质好了,肯定不会死。
据了解,苏州目前池塘养殖面积达45.52万亩,但标准化养殖池塘只有10.36万亩。日前,苏州出台相关意见,计划到2020年对全市16.11万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太湖和阳澄湖沿岸区域无法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的鱼塘,未来将全面清理清退,进行整治。市农委表示,改造完成后,池塘尾水污染将大幅降低,同时渔业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
苏州市农委渔业处处长谭建林表示,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把苏州池塘建成苏州生态养殖示范区,苏州循环利用的试验区,把苏州渔业建成全国渔业发展的标杆。(苏州新闻记者 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