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明天(1月24日)就是腊八节,必须是要喝碗腊八粥来应景。不过,最近有媒体的曝出,早餐店里特别浓稠的腊八粥,很可能是加入了增稠剂。
一大早,粥摊前就排起了队。然而仔细一看,粥里米粒不多,却十分粘稠。这让喝粥的市民心里有些犯嘀咕,因为最近有媒体曝出,部分早餐店里特别粘稠的粥,是加入了黄原胶煮,能用很少的米,就能在短时间内煮出非常粘稠的粥。
记者进行了实验:在两口锅中加入等量的米和水,向右边的锅中加入一些黄原胶,煮十五分钟后盛出来,差别一下就显现出来。
加入黄原胶的这一碗明显很粘稠,另一碗就清汤寡水,米和汤分得非常清楚。
事实上,在国家卫计委最新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黄原胶的适用范围被限定在稀奶油、黄油、生干面制品等8类食品中,使用量也有着严格的标准,而大米、粥类制品中不在其使用范围。到底该如何分别使用增稠剂的粥呢?
专业人士介绍,消费者可通过肉眼识别,观察米粒熬煮的程度。正常煮好的粥,米汤较清,但米粒已经开花,汤白。此外,还可以在粥中加水,查看是否分层。
当然,并不是所有粘稠的粥,都一定使用了黄原胶”,甲鱼粥、黄鳝粥等,在熬煮前,米都经过长时间浸泡,海鲜肉类本身含有较多动物蛋白,会比一般家里煮粥更加粘稠。此外,市民可利用一些小窍门,喝上粘稠的粥。
水和食材一般是1:6的比例,八种材料是一碗,掺六碗水,大火烧开,小火熬,熬一个小时左右就大功告成了。(传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