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今年苏州要推进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试点的全覆盖。昨天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继续投入1000多万元,重点培育公益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他们将带来怎样的服务呢?
在姑苏区的一家养老机构,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家庭开放日的主题活动,老人们与家属同台合奏乐器,现场气氛高潮迭起。
机构养老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却普遍存在家属与老人联结不紧、家属与机构沟通不畅、工作人员为老人服务技巧不足等问题。2016年底,苏州一家社工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得了这家养老机构的社工服务项目,他们通过日常探访、康乐活动、个案服务等形式,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技巧,很受老人们欢迎。
政府把部分职能,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转移给专业的社会组织,这样一来政府实现了瘦身、减轻了财政负担,百姓也能获得更好的专业服务。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10825人,像这样的专业社工机构有近百家。
社工组织负责人陈建兰介绍,当我们社工机构进入到养老院之后,他去探访老人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个是老人比较空虚、寂寞,那么社工跟他聊天他会觉得非常的开心。第二个,我们社工可以跟他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也可以了解到老人的一些基本信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后续服务的基础,身体好的老人与身体不好的老人,提供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苏州社区服务社会化在88个街道(乡镇)、302个社区(村)先行先试,累计投入超过1个亿,有750名专业社工服务在一线。今年包括姑苏区、园区、高新区在内的苏州城区将继续投入1000多万元,并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完善孵化培育、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重点培育公益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胡跃忠表示,我们现在是更多地鼓励体制内的持证社工,包括社会上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的社工向民办机构的引入。今年全市在落地一线社工要超过1000人,现在全市各个版块都在积极推进。(911新闻广播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