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苏灯行业景气值下跌 传承人呼吁守护非遗老手艺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2-26

苏灯行业景气值下跌 传承人呼吁守护非遗老手艺

  名城苏州网讯 正月十五闹元宵,特色花灯不能少。往年一到元宵节,苏州人都要赶着趟儿逛灯会,苏灯的生意也迎来一年中最红火的时候。然而,曾经风光无限的苏灯如今却成了末行,相比往日黯然失色。

  “我们灯彩行业,就是300天闲着,60天在赶,赶什么?赶春节元宵的灯会。往年的这个时候是最忙的,忙不过来,今年没生意了。“在苏灯项目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汪筱文位于山塘街的工作室,里面几乎空空荡荡,两具光秃秃的灯彩骨架摆放在角落。汪筱文说,没有订单,灯彩做出来,也排不上用场:“如果说中秋灯会没有了,春节、元宵灯会都没有了,那这个行业就死掉了。”

苏灯行业景气值下跌 传承人呼吁守护非遗老手艺

  去年的这个时候,汪筱文还在忙着筹备园区斜塘灯会,结合新春年俗,他创作设计的“百鸟朝凤”、”闻鸡起舞“等20多组主题灯彩,美轮美奂,让不少苏州人至今记忆犹新。今年灯会取消,遗憾的不只是苏灯艺人,还有市民:“那个大公鸡、孔雀,真的漂亮,喜庆啊!过节有气氛嘛,这个也是文化遗产呀。”

  全国有苏灯、福灯、粤灯、京灯四大流派,其中苏灯排在首位。早在宋代,灯彩在苏州就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明清时期,一到春节,吴趋坊、皋桥、南浩街一带挂满灯彩,灯铺达100多家,盛极一时。

  如今,苏灯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汪筱文说,同行去世的去世,改行的改行:“现在行业里的一些师傅赶到扬州去做、外地去做,苏州没有了呀,为了求生存,只能这样。有的地方制作水平起点不高,只会越做越差。”

  现在苏州真正从事苏灯行业的已不足50人。在业内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三百六十行,灯彩是末行。为了不让传统技艺消失,年过7旬的汪筱文想尽办法:“我现在已经74岁了,再做四五年也做不动了,这个技艺失传是很快的。为了不失传,我现在拼命在做一点传承的工作,比如到振华中学、平江中学去上课,还有一些公益讲座,让大家了解苏灯,洒一点星星之火。”

苏灯行业景气值下跌 传承人呼吁守护非遗老手艺

  汪筱文说,他最大的希望是苏州能够提供平台,比如灯会年年办,年年出新品,这样苏灯的制作技艺和水平才能提高,“苏州灯彩一直在全国是排在首位,不能排到末位去。”(苏州广电总台记者 严志平)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