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减负令频发 真能减轻家长孩子的压力?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12

减负令频发 真能减轻家长孩子的压力?

  文/看壹周记者星华

  如果你问,现在小学生的压力大吗?也许很多家长都会感同身受地说,大,很大!

  但是孩子的这些压力,究竟来自哪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感到压力大的,更多的是家长。孩子学科上的竞争压力,兴趣爱好的培养,都让家长很焦虑。

  学校作业早已不是压力的主体

  近日,杭州两城区为中小学生减负出了新规:小学生作业9点做不完可以不做,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热议,把小学生学习压力大,迫切需要减负提到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在江苏省,早在去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就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做了要求,要求学校统筹控制作业总量,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

  而苏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苏州市都是统一执行省里的规定的,但是具体的操作权利则在学校。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各个小学,绝大多数都能按照省里的《意见》来统筹学生课外作业,特别是一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仅布置一些需要背诵的口头作业以及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相关作业,但也有部分学校在一年级的时候,会安排学生做一些抄写类的作业,但总量基本都能在1小时内完成。总体而言,学校的作业,不再是小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但是在记者调查中发现,除去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绝大多数家长,会给孩子自加压力,安排孩子做额外的练习,如口算,抄写等。按照家长的话来说,多练,总是有好处的。

  而周末的课外辅导,则是小学生作业的“重灾区”,“学而思”、“新东方”……数学、英语、作文,作为小学生补课的“三大金刚”,就是横亘在孩子都上的“三座大山”。成绩好的培优,成绩差的补课,几乎每个小学生,都会在课外上一至两门课外辅导课程,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家长群里的攀比竞“晒”,再加上经济的压力,才让家长觉得“亚历山大”。

  才艺培训,不仅是心理压力,更是经济压力

  你是不是每个周末,都要陪着娃,穿梭在苏州各个教学点,为了孩子的将来,练习着琴棋书画?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苏州的小学生中,参加各种才艺培训的相当多,艺术类的如舞蹈、乐器,绘画,体育类的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还有冰球等在国内非常小众的运动。

  苏州草桥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王赛洁告诉记者,她在班级里做过一个统计,六年级一个班级40名学生当中,大概有10人,在参加各种艺术类的培训,而同样在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当中,有艺术类培训经历的学生,超过20人,占了半壁江山。

  王赛洁介绍,事实上,在园区有些学校里,因为竞争激烈,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更为突出,参加艺术类培训的学生的比例,还要更大。有的以前仅仅是学一门艺术,如今,有两项技能的的孩子,也不值得吹嘘,甚至还有三项、四项,整个周末的时间,全部奔波在艺术培训的道路上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而家长热衷把孩子送去学艺术,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今后孩子能在学业以外有所特长,尤其是一些打算让孩子今后出国留学的家长,更是需要提早让孩子接触国外一些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孩子今后能更加顺利地融入当地学习生活。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反映了家长能力的缺失,把一部分家长的责任,丢给了培训班。王赛洁介绍,周末,本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的亲子时光,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动手实践活动,而不是单一地让孩子在培训班里学才艺。

  教育部在今年2月份曾经发布过通知,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其实也是在“择校热”降温,为孩子们减负。而在王赛洁看来,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两体一艺”的要求,绝大多数在课堂上,就能完成,家长根本没必要要在课后再次让孩子学习。现在几乎每个学校有相关的艺术类社团,如果孩子对艺术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社团来学习、了解,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某一项艺术才艺上特别有天赋,可以在孩子的要求下,单独学一门,没有必要“全面开花”,自加压力。

  家长作业:压倒家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