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苏大校长熊思东是全国两会上的老面孔,今年,他的身份从“全国政协委员”变成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教育问题,他在建议中提出,希望将地方高校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谈及全国人大代表的担当时说:“我们每个代表背后,都是几十万的人民群众的重托,所以怎么把基层人民群众的声音,带到两会上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把人民的意愿变成国家的行动,这些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来说这是重要的工作。”

这些年,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一直是熊思东大力倡导的。他说,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扩大规模上,几乎每所大学的校园面积、师生数量、学科专业数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过去五年,发生了一个实质性的扭转,越来越强调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成为大学校长最为关心的话题。

中国有2900多所大学,其中96%是地方院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苏州大学这两年来不仅在各大榜单上位次逐年提升,还产出了很多原创性、创新性成果。熊思东认为,把地方高校做优做强,是实现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他建议,将提高地方大学的办学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推进。他说,地方大学从行政管辖和经济的来源方面,毫无疑问是以地方政府为主 ,但是大学常常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任命,也不是简单的一点经费和物质的支持,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把地方大学的发展,纳入到国家重大战略里面,我们才能真正地把地方大学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苏州新闻记者 苏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