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亚兵和小南 让我做你的眼睛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19

亚兵和小南 让我做你的眼睛

  快一点,慢一点

  奔向心里的终点

  3月11日,早上8点多,金鸡湖边,月光码头,金马起点处早已是人山人海。早早来到比赛现场的视障选手小南和伙伴们一起热身完毕,等待着起跑。在他身边,有三位陪跑,一位负责开道,一位手握陪跑绳与他一起跑,还有一位护跑,石亚兵就是其中一位。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一起为金马专门做了3个月的训练,就等这一天了。

  当发令枪响,小南迫不及待地向前冲去。石亚兵则说:“慢点慢点。”这是他一路上说得最多的话。“你看人家都超过我们啦,我们要失去优势了!” 小南心急地说。此前,因为在训练中膝盖受伤,小南遗憾错过了去年10月的常熟尚湖马拉松赛,今天他是心里憋着一股劲来的,一定要跑出个样子来。可是石亚兵知道,这是小南第一次跑21公里的半马,他希望安全第一。

  “你别担心,那些现在冲在前面的,到后半程就掉下来了。马拉松比的不是速度,是耐力。”此前,在五卅路体育场的训练中,小南跑过的最远距离是17公里,对此他已经游刃有余。但是,与体育场充满弹性的塑胶跑道、弧度均匀的弯道相比,今天的金马充满挑战。他们要跑过柏油马路,也会遇到砖铺的人行道和水泥路面,小南敏感地感受到路况的变化。旺墩路附近短程和半马分流时,赛道几乎呈180°U形拐弯,对普通选手来说,这样的大拐弯也很难控制速度和节奏。亚兵轻轻拉动绳子,提醒小南拐弯,拐弯。

  金鸡湖大桥的上坡是那么漫长,小南在亚兵的陪伴下,迎着阳光,向上,向上,终于跑到了桥面。下桥时,他加速了,那是迎着风奔跑的感觉,而且他知道,离终点越来越近了。但是亚兵还是对他说:“慢点,慢点。”

  其实在当天的比赛中,还有几次惊险时刻。一次前面的选手跑着跑着突然蹲了下来,差点就撞上。亚兵赶紧刹车,带着小南绕了过去。还有几次有选手窜到了领跑者和小南之间,被亚兵挡开了……

  终于,终点在望了。而且此时的小南状态依然很好,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全程,他没有走过一步,当很多普通选手喘着粗气走向终点的时候,小南依然像时钟一样,滴答滴答地从他们身边跑过,跑向了自己的终点。

  2小时44分41秒。小南的第一个半马完赛了!

  不一样的人生,因为马拉松走到一起

  在齐门外大街小南的推拿诊所里,刚从桃花坞出诊回来的小南正在柜台前忙着,将手中的票据整理整齐,分门别类用夹子夹好,放入抽屉。身后的墙上,挂着他的2018金鸡湖半马奖牌。来找他的病人络绎不绝,如果没有预约,那可能要等上很长时间。

  小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年轻的样子,其实他已经58岁了。

  最多的时候,小南拥有三家诊所,手下有20多个人,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还在2011年担任苏州市盲人按摩行业协会会长。工作以外的小南,是个闲不住的人,爱交朋友,爱唱评弹,爱旅游。他登黄山都不坐缆车,上山下山都身体力行。他还和伙伴们组成龙舟队,常人敢做的他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他也敢做。

  随着年纪渐长加上租金压力,他慢慢关闭了两家诊所,把多余的精力留给自己,去享受生活,感受这个世界。在2014年,他听说视障人士也可以参加马拉松了,于是报名参加了那一年的金马,跑了一个3公里的迷你赛程。

亚兵和小南 让我做你的眼睛

  那一次迷你马拉松的感受,用他现在的话来说,根本不叫跑步,叫奔。

  那时候的他168斤,因为还没有专业的训练,没有陪跑绳,他是手搭在陪跑肩膀上跑下来的,这个姿势有点狼狈,跑完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但无论如何,小南完赛了,这是一种胜利。从此,他对马拉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石亚兵,当然也并不是专业运动员或者教练。不跑步时,他戴着眼镜,看起来是个斯文靠谱的中年人,日常工作是电力行业的管理人员。他从小喜欢跑步,也和很多爱运动的人一样,几年前爱上了马拉松,每年都要参加两三个全马。每天晚饭后消化休息一下,他就出门跑步了,微信步数永远是1万多步。那种感觉,就是跑上瘾,不跑不舒服。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小红帽义工协会爱盲服务队,又因为跑步的特长,成了一名陪跑,加入了当时苏州刚起步的“做你的眼睛”陪跑项目。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