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实习记者 黄斯月 记者 何寅平)明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如今患上失眠障碍乃至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这类患者,陪护和沟通尤为重要。在苏州广济医院21病区,这里收治了不少抑郁症患者。病区里有一个人,不是护工、不是护士也不是医生,却每天坚持用他特殊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小个子清洁员的“独门秘技”
图为张胜利(左)在给抑郁症患者播放自己唱的歌
“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
上午,广济医院21区的一个病房里,响起了男子歌唱《祝你平安》的声音。循声望去,一名身材矮小、身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子,正拿着一部手机在播放音乐。他对面,一名患有抑郁症的中年妇女正和着节奏点着头。歌曲到达高潮,妇女跟着一起唱了起来,紧锁的双眉不自觉舒展开。
“好听吗?”
“好听!”
“祝福你开心每一天!”
“好的,谢谢你!”
这位手握手机的男子,并不是女子的亲人,也不是医生、护工,而是病区里的清洁工。他叫张胜利,1米5个头,长得其貌不扬,却洋溢着一份乐天的活力。
这已经是他在医院工作的第五年,除了本职工作,每天用手机给患者播放自己唱的歌曲,陪他们聊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
一次经历 让他决定用歌声去治愈受伤的心
张胜利注册的练歌软件里,已有860名粉丝
今年55岁的张胜利来自安徽,是一个音乐迷。上世纪70年代他还是个毛头小子,父亲从城里买回来了一个红灯牌收音机,里面传出了邓丽君婉转动人的歌声,顿时让他入了迷。“放的是当时流行的《我只在乎你》,感觉非常好听,就喜欢上了唱歌。”
2014年,为照顾女儿,张胜利来到了苏州广济医院当清洁工。刚来到病区时,一个个抑郁症患者愁眉苦脸的样子,让这位乐天派也感觉很是伤感。“当时有一位50来岁的阿姨,几乎不和人交流。”白天,张胜利经常会看到这位阿姨独自坐在角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的家人要上班,她好像心里憋了好多事情,但就是不说。”张胜利说,那次他和这位阿姨攀谈了起来:“我说阿姨你要想开一点,你喜欢音乐吗?她说喜欢,问我能不能唱首歌给她听。”由于病区里不适合高声唱歌,张胜利便把手机里录制的歌曲,放给了阿姨听。“放了首《祝你平安》、一首《望星空》,她说听完心情好多了,很感谢我。”
张胜利坦言,那次经历让他忽然觉得非常感动。“其实你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对别人却有帮助。我觉得除了干清洁工,我还可以做很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录歌2000首 他是患者的“暖心武大郎”
张胜利在打扫病区
那次之后,张胜利开始更加认真地练歌,还特意让女儿给自己手机装了在线练歌软件,方便他一边看歌词,一边模仿翻唱。打开张胜利的练歌软件,粉丝量已达到了860名,手机里录制的歌曲近2000首,基本都是励志、乐观类型的。“早上会给患者放放歌曲,下午我一点钟上班,中午吃完饭就早点来病区,看到谁不高兴了,就放首歌给他听。”
而除了给患者们放歌,张胜利还经常会陪患者聊天解闷。今天,张胜利刚走进一个病房,一位患者就亲切地朝他喊了起来:“你来啦,大郎。”“对啊,请叫我武大郎!”张胜利乐呵呵地回了一句,病房里顿时充满了笑声。
患者家属林先生告诉记者,每次只要张胜利来打扫卫生,病房里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老张这个人干活很认真,而且好说话。我经常跟他开玩笑,聊聊家常,这样24小时陪护也不会觉得寂寞。”
患者开心他就开心 会一直唱下去
张胜利(右)接受采访
“ 打扫卫生、清理医疗垃圾是他的本职,不轻松,但他却不辞劳苦还干着职务范围之外的事情,确实让人感动。”谈及张胜利,21病区护士长孔凡贞连连称赞,她和张胜利共事4年多,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敬业。“他不计较得失。按道理早上应该是七点上班,中午10点半下班,但他经常是6点多到岗,中午11点多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他还在工作。”孔凡贞说,对抑郁症患者而言,陪护和沟通尤为重要,宽松乐观的氛围会有助于康复,在这方面,张胜利无偿地付出了很多。“老张的收入不多,自己的日子过得也未必很好,但他仍能替人着想、感染他人,用歌声传达爱和关心,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