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21

  名城苏州网讯 苏州古城水网密布,四周外城河环绕。而在京杭大运河最初贯通时,其实就是借道环城河再南下。几经变迁,大运河苏州古城段历经了三次改道,现在在苏州古城边还能感受到当年船只南北川流不息的繁华。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据说在运河上跑船有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如果一艘船的船尾挂着九个轮胎,每个轮胎代表一百吨,这就意味着这艘船上运载了九百吨的货物。如今大运河苏州段经历了三次提档升级,运载量翻倍,达到千吨级,这在百年前、千年前,几乎不可想象。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这是1986年苏州古城的样貌,如此繁忙运输,可以追溯到隋唐运河贯通时,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虎丘和阊门之间开河筑堤,山塘河和上塘河由此共同构成运河主航道。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而此后的千年时光里,动乱则水道废,兴盛则航道兴,不断轮回。治水通航道,也成为苏州主政者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文史学者徐刚毅告诉记者,上塘河原来是十几丈、几十丈宽,太平天国一仗在阊门尤其惨烈,废墟丢到河里,慢慢的河道就变窄了,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此后,上塘河通航能力减弱,一部分运河船只通过枫桥南下横塘,东折胥江进入环城河。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条线逐渐成为运河的主航道。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航道工程科副科长王淮表示,1987年至1992年,为了保护古城区的建筑以及沿途的一些古迹,苏城筹集了8000多万元资金,从苏州城西和城南,开凿了一个新的航道,在宝带桥北堍和老运河相连,改道航道大约9.3公里。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1992至1998年,进行了第二次航道整治工程,将航道拓宽为60米,全线通航500吨级船舶。2007年开始第三次整治工程,全线拓宽到90米。今年初,这项整治工程完美交工,运河苏州段通航能力翻倍。

不负运河不负城 | 代代治水“活”运河 运力竟为沪宁铁路5倍以上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计划科科长蒋玉军表示,目前运河的断面流量,跟沪宁铁路单线铁路比,大概在5到6倍的样子。每年船舶通过量达到40多万,货运量达两亿吨以上。 (苏州广电总台记者 宋颖佳)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