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国门卫士”系列报道: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通关效率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26

“国门卫士”系列报道: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通关效率

  名城苏州网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苏州开放型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作为“守门人”的海关部门,一直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今天起,《苏州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国门卫士”,为您聚焦海关的改革创新举措。首先来关注海关监管方式的创新,为苏州带来的贸易便利化。

  记者黄冠华:作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太仓港去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450万,几乎相当于每天就有12000多个标准集装箱在这里完成吞吐。而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就是太仓港三期上港正和码头,在沪太通关一体化的模式下,这里就相当于上海洋山港的一个延伸,货物来到这里,就等于进入了上海。这样一个模式,也为苏州乃至周边地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畅通便捷的运输方式。

“国门卫士”系列报道: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通关效率

  相比于过去陆路直运上海洋山港,“沪太通”由于陆路改水运,每标箱运费可节省150元左右。上海、太仓两港联动发展,两点合一的通关模式,也最大限度压缩了货物转运、通关的时间。

  太仓海关监控科科长沈建培介绍,原来是采用一种转关的模式,它会多一道申报的手续,还多一次海关的监管,现在沪太通关一体化模式,可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和一次放行。

  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太仓港共办理“沪太通”出口9318标箱。其中,仅去年就办理5437标箱,同比增长达84%。

“国门卫士”系列报道: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通关效率

  不仅在太仓。随着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地海关、如同一关”的格局。寿挺从事进出口业务已有十年,他所在的报关公司主要负责苏州最大出口企业之一名硕电脑的关务代理。面对每天200多单的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工厂订单的交付。

  苏州大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寿挺说,比如这份报关单,我在苏州口岸进行申报以后,货物直接可以在上海浦东机场提货,直接送进企业,这样节省时间可以达到4个小时。

  苏州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颜正洪说,2017年,总体的通关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企业通关更可预期了,因为执法更统一、更透明。

“国门卫士”系列报道:创新监管方式 提升通关效率

  2017年,苏州外贸进出口创下21394.9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期占全国的比重为7.7%,位列全国第4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苏州海关于去年11月出台了《支持苏州勇当“两个标杆”14项重点工作》,从创新驱动、双向开放、业务改革等多个方面,为进出口企业送出政策“大礼包”。

  南京海关党组成员、苏州海关关长许鑫说,作为我们海关来讲,要更多地在促进贸易发展动力的转换,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改革,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找准海关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让广大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苏州新闻记者 黄冠华 张凯)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