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苏州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依托这个平台,日前,苏州完成了首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市工业大数据平台2016年度在库企业115524家,在参评的3.1万家企业中,2016年亩均税收为16.74万元。其中,高于全市平均数的市、区分别是工业园区33.55万元,苏州高新区27.4万元,昆山市18.82万元,吴中区17.74万元。通过亩均税收、亩均销售、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占销售比、单位能耗、单位主要污染物增加值6项评价指标的比较,系统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分别代表优先发展类、支持发展类、提升发展类和限制发展类。其中,A类企业5508家,占比为17.64%,销售占比达72.97%,税收占比76.04%,是苏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B类企业占比为41.75%,是苏州工业创新升级的主战场。C类和D类分别占比35.43%、5.18%。这两类企业是苏州腾退工业用地的主方向。
苏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秀英说,应该说,这份报告,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苏州工业企业的一个家底;也明确了下一步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
今年8月底前,苏州还将完成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实际用地3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017年度资源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
苏州是全省首个获批“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试点的城市,试点已从今年1月1号起实施。根据政策,A类企业直接按最低档税额2.5元/平方米;B类企业按次低档税额4元/平方米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C、D类企业不予调整。
苏州地税局税政一处副处长费薇说,通过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政策,有利于企业合理节约用地,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经测算,今年A、B类企业将减少土地使用税税款约4.99亿元。(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 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