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明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在古代,你知道苏州人在清明节当天是如何举行祭祀活动的吗?今天,在山塘历史街区上举行了一场最具吴地传统特色的寻根祭祖民俗活动。
祭祖仪式开始后,由民俗演员扮演的差役、文武善恶“四判官”先后上场,分立供桌两边。接着,在主祭的主持下,上供品、上香、敬茶、敬酒、诵祭文等祭祀环节一一上演。祭祀仪式后,“差役”鸣锣开道,“清明祭祖初会巡游”开始了。参加祭祖仪式表演的民俗演员,列队出发。热闹的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念。
在古时,苏州人有到虎丘、山塘集中祭祀的传统,叫做“山塘清明节会”。传统的初会仪仗队要有数百人,大家经阊门、渡僧桥、山塘街到达虎丘。
山塘街东起阊门,阊门寻根祭祖的习俗自古有之。相传阊门寻根祭祖习俗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武赶散’大规模移民迁徙事件密不可分。
据资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事件,苏州当地的老百姓被迫迁徙到今天的苏北地区,民间称为“洪武赶散”。
至今,遍及扬州、泰州、淮安、盐城等地的移民后裔,都自称“祖居阊门”。阊门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之一,仅列“山西洪洞大槐树”之后,排名第二。
近年来,山塘历史街区积极打造“阊门寻根纪念地”,通过清明寻根祭祖等各种形式,传承移民文化,打造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这也成为山塘历史街区的一个旅游亮点。(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 大江 通讯员 邱凌熠 图片 王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