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为了精准帮扶经济薄弱村,这几年,苏州陆续派出了多名“第一书记”扎根农村。最近正是茶叶上市的季节,我们带您走进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看看“第一书记”是如何帮助当地农民来实现增收致富的。
杨建华,来自苏州供电公司,是一名80后。去年4月,受市委组织部的派遣,他来到金庭镇衙甪里村担任第一书记。
经过走访调研,杨建华发现,对于这个1000多户的村庄来说,地产水果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他将目光投向了茶叶。
以往,衙甪里村的村民们也会家家户户做红茶,但品质不高,为此,杨建华从省里请来了专家团队,帮助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
江苏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王壮伟说,研制红茶工艺的提升,当时是在小作坊里,一步一步做下来,经常是通宵达旦。
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第一书记杨建华说,经过一年努力,在研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当地茶树品质和品味的生产流程、工艺和标准。他们也援建了一条生产线,这个名字叫“一记红”。苏州话,一记红,一个好的口彩。
衙甪里村村民吴伟芬说,以前的发酵方法和现在的也不一样的,就是放在袋子里,蒸几个小时。蒸得好就好,蒸得不好,有味道;现在发酵,做出来的红茶好吃。
杨建华说,西山,好山好水好地方,这么多资源,能够和茶结合起来的话,都是一个创新点。今年,西山镇已经有二十几个年轻的本地大学生,也在做碧螺红茶,技术共享,品牌带动,百花齐放的日子也不远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这里住下来、消费起来,杨建华还借助供电公司“娘家”的力量,让衙甪里村的200多盏路灯亮了起来。
衙甪里村村民李丽英说,黑了多少年了,今年终于装灯了。灯亮了,心里开心。
杨建华说,先后投资了近6000万元的基础电力建设,为岛上的电线入地 、岛上的环境整治,也作出了一些努力。
吴中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新庆说,开始,不敢麻烦他们,毕竟是挂在衙甪里村的。但走进基层以后,有很多需要帮忙的地方,会主动来帮忙,他觉得这个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的作用。
今年年底 杨建华“第一书记”的任期即将结束。杨建华说,时间不长,有限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到一定程度,也是争分夺秒的事情。除了舍不得,还有想起了自己的拼搏,他觉得也是成功喜悦的心情,也算是自己做了点事情。(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 沈吉 闪音瑜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