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立遗嘱 是各怀心事还是维护家庭和睦?

来源:名城苏州网                  发布时间:2018-04-09

立遗嘱 是各怀心事还是维护家庭和睦?

  文/看壹周记者夏天 摄影/葛雷

  或许从孔子回答子路那句著名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始,数千年来,中国人一向讳言死亡和身后事。而这周就是清明小长假,大多数国人在这段时间都会去上坟扫墓,祭奠先人,同时也是难得的机会,大家可以顺利成章地谈谈“死”以及和“死”有关的那些事。

  就在上个月的下旬,有一条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中华遗嘱库公布了《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其中一项选择率高达99.93%的“防儿媳女婿条款”迅速走红。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坚信“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如今针对遗产产生的各种纠纷越来越多,不得不让我们正视“如何正确处理身后事”这一难题。于是,订立遗嘱似乎成了很多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如,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身边这些与“遗嘱”有关的故事。

  30岁立遗嘱

  只为防亲生父母

  这两天,一条关于“95”后立遗嘱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了。说的是无锡有个22岁的女孩子,因为在国外留学,早早立下遗嘱,明确自己“意外”后的房子归属。这个“95”后也成为无锡公证处办理遗嘱最年轻的对象。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在苏州,同样有年轻人为自己的“身后事”早做打算了。

  出生于1988年的尤子今年才刚刚满30岁,去年年底她找到了律师,希望能给自己立一份遗嘱,明确自己过世后的名下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立遗嘱的初衷,她不禁有些哽咽:“从小就没有安全感,最后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来获取安全感。”

  原来,尤子是安徽农村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身为长女的她,几乎没有获得过父母的宠爱。父母的那碗水从来不曾端平过,学习成绩不错的尤子只上到高中,就被父母要求不要上学了,早点挣钱贴补家里。而成绩远没有她好的弟弟,则拿着她赚来的钱上很贵的民办大学。

  20岁那年,尤子遭遇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她被检查出患上了癌症瘤。在经历了手术和第一阶段的化疗以后,父母甚至有了放弃她的念头。“我当时好想活下去,求着父母说只要他们肯给我继续治疗,我下辈子还给他们做牛做马。”幸好,尤子的命大,到现在都一直好好的,没有复发过。

  这次大病,让她对父母心寒。治疗结束后,她离开了老家到了苏州。也许因为经历过生死,她意识到人一定要为自己拼一次。白天,她在美容院里边工作边学习,晚上她还会上各种培训班。3年后,她有了自己的美容院,还与工作时认识的男朋友结了婚。婚后生了一个孩子,没有父母帮手,她自己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忙生意,却忽略了老公。等意识到的时候,老公在外面已有了新欢。

  于是27岁那年,尤子离婚了,从此成了一个单身妈妈。令人欣慰的是,尤子经济独立,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和孩子,她甚至在苏州买了一套房子和一辆二十多万的汽车。

  前段时间,父母来苏州小住。让她恐慌的是,言谈举止间,父母流露出对自己房子的艳羡之情。“他们说如果弟弟结婚的时候也有这样一套房子就好了,可能我比较敏感吧,当时很不舒服。”

  联想到自己曾经得过脑瘤,也许哪一天,突然就不在人世了,才3岁的儿子该怎么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我们母子俩可以依靠的人。”想要这里,尤子做了一个决定,“我想立一份遗嘱,把我的财产全部留给孩子,我的父母不能占到一丁点的便宜。”

  她说,这个决定也许看上去无情,但自己的原生家庭从来没有给过自己一丁点的温暖和关怀,现在最亲的人就是孩子,为母则刚,她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亲手写的遗嘱

  竟然没有法律效力?

  今年1月,76岁的老李半夜倒在了自己家的卫生间里。

  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女儿李美兰找不到他的人,打了无数电话也不接。最后女儿冲到了老李家,才发现父亲早就没了呼吸。

  李美兰忙前忙后,把葬礼的事情打点的差不多了,哥哥才赶回来。哥哥早年就离开苏州,出门闯荡。后来在深圳落了脚,一直忙于自己的事业,家里的事情全部扔给了李美兰。

  “我们兄妹感情一直不错,我也没什么怨言。”李美兰是个挺温和的苏州人,前两年母亲中风瘫痪,一直到过世的一年间,都是她照顾的。

  母亲去世后,哥哥曾经提出让老李跟自己去深圳,老李却死活不同意,他觉得自己在苏州住习惯了。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