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看壹周记者夏天
“轻轻抓起你的耳朵”“我拥抱着爱,当从梦中醒来”“撒有哪啦……”
看到这些歌词,大概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而这些充满魔性的音乐全部来自如今最火爆的短视频软件。仅仅15秒的视频,搭配魔性音乐和各种搞怪动作,各种短视频APP在短短几个月间迅速火热起来。每天拿着手机刷上几个小时短视频APP的人,并不在少数。
问题是大量学生群体也沉迷其中,令相当多的老师家长着急上火。 而根据数据统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的用户中有超过四分之三是24岁以下的,其中有大量的中小学生,尤以女生多……
经常看到的场景是这样 :边做作业边玩手机、睡前还要玩会手机、用玩手机作为好好吃饭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沉迷于此呢?
不玩抖音
会被同学边缘化
“我今天又拿到了120个赞,多了11个粉丝。”
刚从学校回家,西西就问妈妈拿了手机,登陆了自己的抖音账号,查看自己一天的“战果”。
每天在抖音上更新一段小视频,如今已经成了西西的必修课。她还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
第一次玩抖音,是在同学家里。之前好几个同学都提起过“抖音”,听上去很有意思的样子,对此一无所知的西西感觉自己有点落伍了。
为了跟上时代的“洪流”,西西和一个好朋友约好了放学去她家玩抖音。上传的第一段短视频,是两个小姑娘跳了一段舞。没什么人看,一个赞都没拿到。
不过这次之后,西西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偷偷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装上了抖音,自己注册了账号,还取了一个自己觉得很酷的网名,搭配非主流的头像。正儿八经地开始玩了起来。
一开始,她是什么视频都网上传,做作业、吃饭、逛街、自拍,可是她发现这些视频看的人其实并不多。于是和好朋友商量,终于想出一招:“你妈妈不是有很多化妆品嘛,你可以搞些美妆的短视频。”听着似乎很有道理,西西就开始在网上找美妆达人的视频,自己依样画葫芦,也拍了起来。
当然,她的美妆视频远远谈不上专业,但是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孩像模像样的化妆,就是挺逗的事情了。果然,这些美妆视频让她的粉丝慢慢涨到了300多个,这个数值,足够她在班里高傲地抬起头了,她成了班级里的小“网红”。
一开始,西西妈妈并没觉的什么不妥,相反还觉得孩子拍视频挺有意思,不但帮忙,有时还跟着西西一起录视频,甚至分享到朋友圈。后来,她发现这件事似乎有点变味了:“本意是想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放松一下,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现在感觉孩子的虚荣心越来越厉害,明显影响功课了!”
至于西西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她的解释是:“不玩跟不上同学的,就像去年玩王者荣耀一样,不玩这个没有共同话题。我们班女生都喜欢玩。”一边害怕被同学边缘化,一边享受着网络上的虚拟繁荣里,11岁的西西抵挡不了诱惑,也就不难理解了!
提前做个社会人
捕捉最新鲜的玩意儿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玩抖音可以收获关注度和虚荣心,而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玩抖音则收获了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一只小猪佩奇的手表。
正在读初二的小雯最近就沉迷于对抖音的热爱中,只见她手一伸,口中念念有词:“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她又兴奋的打开表盖,露出的不是机芯,而是药片状的白色固体——奶糖。
如今,这只小猪佩奇手表,是过去这一个多月抖音上最红的“网红”。连带着把小猪佩奇这个原本只活跃在2-5岁小朋友中间的IP,一下子变成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童趣的象征。
小雯是在今年过年期间,跟着表姐玩上的抖音。现在每天玩到停不下来。作为一个纯粹的观看者,一开始,她喜欢看抖音上的美食。相比其他的美食视频,小雯这个的原因只有一个——好笑,“即使是美食视频也拍的乐趣无穷,各个都很有梗,好好笑。”
美食之外,各种五花八门的抖音热门推荐品,也让小雯着迷。“我也想做个社会人,所以天天戴小猪佩奇的手表。”还有,抖音捧红的商品还有擦鞋海绵、薄饼锅、蟑螂抱枕、妖娆花音箱、手表遥控器、奶油拍脸机、喷钱手枪……从名字来看,有些本来就是猎奇性质的玩具,有些则是抖音用户自己把旧商品开发出了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