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又要骄傲了!昨天(4月26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2018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苏州连续三年上榜,这次更是位居第五位!
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榜单呢?2013年,《第一财经周刊》首次提出“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他们认为行政级别和GDP已经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他们用170个品牌和19家互联网公司的城市数据,已连续三年做出了覆盖338个中国城市的榜单。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排名结果为四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苏州本次位列新一线城市第5位!要知道2016年苏州仅仅排在13位。短短2年,苏州凭什么在这些时间里排名骤升?榜单考核的依据又是哪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五大指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综合计算得出。

商业资源聚集度在消费领域,商业品牌选择城市和具体的店址时,都会在针对城市当下经济环境、消费力和未来潜力展开充分研究后作出理性决定。

苏州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2018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中国城市GDP,苏州以17000亿元,同比增长7%,排名全国第七。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50元,比上年增长8.1%。新型商业模式迅猛发展,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达1.1万亿元。同时,苏州中心、龙湖天街、W酒店、盒马鲜生江苏首店、苏州奥体广场、苏州Tiffany专柜、已经规划的华贸中心......众多商业项目都择址苏州,正说明了苏州的商业氛围极具吸引力。

城市交通枢纽性指数

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目前已开通轨交线路共3条,轨交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3、5号线都在建设中。未来苏州地铁将形成四通八达的巨网,9条轨交、3列轨电、6条市域轨交线。

(上图路线仅供参考)
铁路建设上,“十三五”时期,苏州将规划建设通苏嘉铁路、沪苏湖铁路、南沿江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工程及太仓港疏港铁路等项目,实现“市市通铁路”,使各县市、区交通网融入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高铁圈。通过推进“三横一纵”的“丰”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构筑“快速、高效”的对外运输通道,提升城市竞争力。

城市人活跃度

苏州的经济发达,居民拥有强大的购买力。据市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104元,比2016年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298元,同比增长7.9%。

还有数据显示,苏州人平均每个人的年度奶茶花费达到100元。综合全市人口,这一年我们喝了1000000000元!按一杯奶茶20元算,也就是大概5000万杯奶茶!

令人惊讶的是,苏州的夜间活跃度指数得分最高。从晚上22点开始到次日凌晨6点前,苏州有30.9%的公交线路仍在提供服务;观前街、李公堤、十全街,金鸡湖各类酒吧、休闲娱乐场所让苏州的夜更精彩。

生活方式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