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在求学生涯中,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就是课桌椅。生活条件好了,同龄学生的个头和体重也在“往上蹿”,但是标准尺寸的课桌椅,却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们的要求。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所中小学发现,目前苏城同年龄段的学生身高,出现了巨大的落差,部分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身高差达到了20厘米,而高年级甚至要到30厘米左右,但不少学校依然使用着统一尺寸的课桌椅,这对于一些高个子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困难。有的学生只能趴在桌子上写字,最离谱的,竟然是直接把脑袋趴在桌子上,整个背倾斜扭曲着。
其实早在1988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学校课桌椅卫生国家标准。后来考虑到青少年平均身高不断增长,2003年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又颁布《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将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桌椅分为10个尺寸档次,不同身高的学生都有相关的尺寸标准,对课桌椅的原材料使用也提出了具体的标准。目前,苏州也有一些学校已经更换了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
苏州市带城实验小学总务处主任徐悦明表示,在新校区改造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含胸驼背,对视力有影响,所以想到了一些可调节的,可升降的课桌椅,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在带城实验小学的六年级的教室内,记者看到虽然同学们身高差距明显,但是经过微调的课桌椅让学生们坐着十分舒服,个个都抬头挺胸,再也没有了趴在桌上写字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建立课桌椅调换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因身高等特殊因素的变化,对不适合的课桌椅及时进行调换,才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能仅仅盯着成绩,苏州市人大代表周国忠表示,学校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按照现在发展的需求,来制定一些规定和标准。各个学校也应该调研下,这样更人性化,孩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把原来的规矩搬下来用可能对我们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