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二月格桑,在浏览宝贝回家相关信息。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苏州热心市民二月格桑,是“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没有工资没有报酬,还要自己贴钱,甚至遭遇不解和谩骂,可是她并不在乎。九年来,二月格桑共参与帮助50多名被拐儿童、走失儿童等找到回家的路,再次与家人团聚。
帮助被拐儿童回家,困难重重,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一路坚持?二月格桑笑着说,将心比心,自己也是一名母亲,孩子也“走失”过,特别能理解寻亲者的内心。
八九年前的一天中午,二月格桑的儿子出门买东西,本来十来分钟的路程,却迟迟不见回家。这可急坏了一家人,疯狂找了好几个小时,也不见踪影。
实际上,儿子只是到了附近的图书室看书着了迷,加上突降大雨,儿子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自己走回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体会过儿子“走失”的心急如焚,因此特别关注被拐儿童这个群体。
二月格桑的工作群。
成为“宝贝回家”志愿者,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家长的理解。
2010年的一天,宝贝回家江苏志愿者新群,和往常一样在讨论帮助孩子的话题,一则 “陕西-儿童福利院河南徐田田想回家”的消息,顿时让群里又忙碌起来,二月格桑接受了这个任务,决定帮助圆徐田田实现回家的梦想。
二月格桑回忆,群里的志愿者们马上分头行动,有的根据线索拨打了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和“洪”发音有些像的多个村子,都没发现有丢失孩子;有志愿者继续拨打儿童福利院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有的志愿者通过记者拿到了田田的音频信息。
二月格桑回忆,就是这一段几十秒的音频成了突破口。“孩子普通话不标准,听不清他在讲什么。”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听一下,暂停一下,反反复复听了一天半。
作为宝贝回家志愿者,她帮助许多被拐儿童与家人团聚。
经过不懈努力,二月格桑听出孩子可能是河南灵宝豫灵人,经其他志愿者分析确认,田田说话就是河南灵宝口音。二月格桑与志愿者们立即和河南警方取得联系,当地派出确认那里丢了一个小男孩也叫徐田田,随后事情的进展非常顺利,在二月格桑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被拐儿童终于回家。
做宝贝回家志愿者以来,二月格桑跑遍了苏州各角角落落,也经常到外地出差寻亲。对此家人也非常支持和理解。丈夫鲍师傅说,她这是积德行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何不支持呢?有时候他也会陪妻子一起去找线索。
除了丈夫,二月格桑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寻亲。六七年前的一个周末,二月格桑骑着电动车带儿子到唯亭去寻找线索。走访了半天后无功而返,他们只好骑车回家。不过,在娄江快速路附近电动车没电了,更糟糕的是手机也没电关机。
二月格桑与陈士渠。
“那天太狼狈了,电动车和手机都没电。”二月格桑回忆,当时没看到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只好带儿子推着电动车走回家。20多里路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家,到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儿子没吃饭,累的倒头就睡。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寻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二月格桑又学会了电脑。为了让网速更快一点,丈夫为家里装了联通、电信两个宽带……
为了更快的网速更多的流量,二月格桑家装了两个宽带。
这个工作没有报酬,而且付出很多艰辛,为什么会坚持到现在?二月格桑说,如果孩子被拐,打击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往往是几代人几个家庭。除了孩子的爸爸妈妈,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帮助孩子回家,就是帮助了许多家庭。为了能让这些家庭重拾希望,让迷失的孩子重返回家路,无论多苦多难,我都要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