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滚动新闻:

苏州“00后”高考录取通知书备忘录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02

  

 

  

  今年的苏大录取通知书及邮寄袋内容展示。

 

  今年的苏大录取通知书及邮寄袋内容展示。

  

  苏大副校长为来自苏中的40名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记者 袁艺 摄

 

  苏大副校长为来自苏中的40名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记者 袁艺 摄

  今年的江苏“高考季”,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寻常——参考主力军是“千禧宝宝”们。来自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新生儿总数为1771万人。这一年出生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升初、初升高的竞争都异常激烈。据统计,今年全国共有975万名高考考生,创下近8年新高,比去年增加了35万人。而在苏州,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为25039人,比去年增加1037人。

  目前,高招第一阶段本科院校录取工作已经结束,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进入高峰期。高考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张纸,这张纸标记着一种全新日子的开始,更是打开新生活之门的钥匙。

  【封面烫金故事】

  最赶早

  苏州首件高录书发自北京大学被录取者是第19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

  7月12日,苏州首件高考录取通知书到来,被录取者是江苏省苏州中学毕业生刘金禹。

  “当天上午,这封EMS到达苏州,看到是高录书,我们特意安排了一辆邮车送件。”苏州邮政EMS 投递员周祥说。当时周祥第一时间与刘金禹联系,刘金禹告诉他说原先的地址取件不便,希望邮政工作人员送到自己家中。周祥立即答应,记录下新地址后便出发了。

  敲开刘金禹家门,按照投递程序,周祥对照确认了刘金禹的身份证后将邮件交到了他手中。“我当时特意看了表,2018年苏州首件高录书于7月12日16时顺利妥投,值得纪念的时刻。”周祥说,能完成这次任务,感觉特别荣幸,自己仿佛是一位传递喜悦的使者。

  今年的本科提前批录取,是从7月8日开始的,为何这件高录书来得这么早?刘金禹告诉记者,自己是第19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高考前便获得了北大保送资格,所以不用等到本一批次开录。

  最特别

  被苏大录取的特殊新生家中迎来“信使”

  全身性瘫痪的孩子凭坚强意志成为高考赢家

  7月25日,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的毕业生王仕阳在家中意外迎来了特殊“信使”。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芮国强一行专程从苏州赶去,将苏州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了王仕阳手中。

  王仕阳从小全身性瘫痪,至今手还不能高举,腿也没办法完全站立。但是,他的不自卑、不屈服却远近闻名。多年来,凭借着坚强意志,他刻苦学习,今年以高出江苏省本一分数线40分的成绩,被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录取。

  “这样的好孩子值得大大赞赏,我们专程送录取通知书,就是希望给他更多鼓励,祝他今后活出更精彩的人生。”芮国强说。

  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王仕阳的妈妈不免有些担心。苏大校领导一行在王仕阳家中,与他家人细细商议,在宿舍安排、课程学习等方面都作了详细沟通,并表示学校会尽一切可能为王仕阳创造合适的起居条件,并安排同学和志愿者相助。

  最潮流

  大学校长们赶赴各中学集中颁发高录书

  优秀考生扎堆的中学秉承苏州“崇文重教”的好传统

  江苏省昆山中学今年有30名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7月22日,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薛海林专程前往昆山中学,为30名南大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他希望昆中学生放飞梦想、脚踏实地,成为优秀的南大学子。

  “接过南大校长亲手传递的录取通知书,感受到上面暖暖的温度,”新生代表黄晨说,“我想,这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更是南大对我们这些新鲜血液的鼓励、对母校昆山中学教育工作的极大肯定!”

  7月26日,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路建美携40封新生录取通知书来到江苏省苏州中学集中颁发。今年,苏州中学有40名学生考取苏大,学生代表杨书怡说:“这代表着高中阶段结束,更意味着新生活开启,我们要用心灵的钥匙打开未来之门。”

  记者了解到,今年,苏州大学校领导分成7条线路,冒着酷暑奔赴全省19所中学,共发放了800余份录取通知书。

  【背后走心计划】

  看设计

  激光雕刻、毛笔手写、上下两联

  大学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

  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大学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记者翻阅一些高校录取通知书发现,它们不仅颜值很高,内涵和情怀也各有亮点。

  翻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座手工拼插的立体“清华园”徐徐展开。清华园有清华大学“二校门”之称,见证了清华百余年的传奇,是非常重要的“清华剪影”。陕西师范大学手写版录取通知书被网友誉为“最具情怀、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十余位老教授用一周时间拿毛笔手写了约4500份新生录取通知书,参与书写者年龄最大的85岁。

  今年,苏州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出自该校文学院研二学生仲捷敏之手。仲捷敏选择古朴的米棕色调彰显苏大的悠久历史,以手绘的形式描绘出校园内钟楼、东吴大学校门等5座标志性建筑。据了解,苏大自5月起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最美录取通知书征集活动,半个月内共收到70多份投稿。“这是我写给苏大的一封情书。”仲捷敏说。

  大学入学报到时,录取通知书一般是要上交的,为了给学生们留个纪念,苏州科技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特地做了“回函”设计。也就是说,录取通知书分上下两部分,开学时将下部的“新生入学报到证明联”上交即可。

  看内容

  厚厚一沓、班级QQ群号、给家长的“礼包”

  大学校园生活提前“剧透”

  “打开EMS录取邮寄袋,大学校园的气息扑面而来。”7月23日,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李同学收到湖北某高校录取通知书时说。邮寄袋并非想象中的薄薄一张纸,而是厚厚一沓。里面包括新生报到手册、银行卡、校园一卡通、资助政策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还有实验班选拔方案、转专业途径、英语分班说明等,提醒新生在暑期中做好准备。“袋子里还有各专业不同班级辅导员的联系电话和已经建好的班级QQ群号,我已经和未来的班级联系上了,感觉很贴心。”李同学说。

  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中附赠了一份“礼包”,其中有不少内容是针对家长的,比如新生电子账户与家长邮箱使用说明、紧急联系人、卡片式U盘-家长版、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家长指南等。不仅如此,每位新生还收到了3张开学典礼入场券,父母可陪伴孩子一同参加。由于新生的国际化构成,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伴有英文、拉丁文翻译。

  看投递

  定制信封、动态跟踪、优先投递 苏州已投递出6000余封高录书

  7月12日16时,随着苏州首件高考录取通知书顺利送达北京大学新生刘金禹的手中,苏州邮政EMS正式开启今年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工作。

  苏州邮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所有高考录取通知书准确送达收件人手中,各营业部都会优先投递此类信件,签收前还会核对身份证信息,对于地址不详、上门无人且电话联系无人接听的高录书,做到“三天三投”(即连续三天每天投一次),退件前与寄件方联系,并对所有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实行实时跟踪。据苏州邮政统计,截至7月底,6000余封高录书邮件已投递出。

  【衍生开心话题】

  “蹭饭地图”刷爆朋友圈

  天南海北满溢同窗情

  今年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意味着不少“00后”将迈入大学生的阵营,暑假中,他们制作出的一张张“蹭饭地图”刷爆了朋友圈。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沈同学向记者展示他们班的“蹭饭地图”时说,班级近50名同学的大学位置被详细标注在一张中国地图上,边缘还有几个特别备注,是选择留学海外的同学的去向。“这张图比简单的同学毕业去向统计表有用得多,同窗们的分布一目了然。今后同一个城市的同学方便彼此照应,不同地域间的,可以照着地图旅行、蹭饭,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沈同学说。

  沈同学班级的“蹭饭地图”尚属于基础版,记者了解到,更有一些高中毕业班将各地美食、风景名胜在地图上标明,还有“风里雨里等你”“千里同窗,必万里赴宴”等有趣的口号,满溢着浓浓同窗情。此外,地图的风格也各具特色,有手绘的、动漫的、星空的……【折射社会进步】

  仪式感和人情味:新鲜人的第一课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委党校教授余大庆说:“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学校给新生上的第一课。大学对录取通知书越来越重视,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这张纸,而是新鲜人的第一堂课。”其中,新鲜人即英语中的“freshman”,特指开启新一轮社会化过程的大一新生。

  如今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不再是一副板起面孔说教的模样,在体现学校个性的新颖形式背后又渗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也是学校对新生的价值观塑造。各大高校从录取通知书开始,向新生传达高校各自的价值观,无疑是开启独立思考的“第一课”。

  苏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林谈到,心理学里有个“首因效应”理论,就是指第一次的印象很重要。录取通知书是学生与高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学生对录取通知书的观感,会塑造学生对大学的“首因”,一份漂亮的录取通知书可显著提升学生对大学的积极印象。

  高考背后的社会资源再分配

  高考录取通知书不单纯是大学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故事,社会大众也非常关注。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世岳看来,这是社会对高考高度关注的延伸。当下,高考仍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考涉及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现在地域、城乡、代际之间等。“人们关注高考,即是关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他说。现在,各高校越来越把录取通知书视作品牌宣传的窗口。对一些学校来说,有个性的录取通知书是吸引生源的一种方式,而校长送录取通知书一般是为了建立大学和高中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出高校招揽优质生源的迫切心愿,这也是对人才的重视。

  高考结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开心之余,“准大学生们”更应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今后的学习生活。大学是新的学习起点,并不是学习终点。苏州中学校长卫新送别毕业生时说:“宁愿大学生活过得枯燥一些,今后的人生才有可能更加丰富和精彩。”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