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苏聚焦 >

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启动

时间:2019-04-12 09:07:24

《南京解放 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70年前的4月26日,新华日报华中版以这两个干脆利落的标题组合,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的重要新闻事实和重大历史事件。

4天后的1949年4月30日,新华日报在新生的南京城出版第1号报纸,到今天已是第25453号。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4月11日下午,“虎踞龙盘今胜昔——庆祝南京解放暨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70周年‘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在长江之滨的新华报业传媒广场启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少将,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顾雷鸣,共同按下启动装置,宣布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4月23日,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纪念日;4月30日,是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70周年纪念日。围绕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推出了此次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新华报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也由此正式拉开大幕。

本次新闻行动,以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虎踞龙盘今胜昔”为采访主题,以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名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采访导引 ,30多位记者组成6个全媒体采访组,分别奔赴江西、安徽两省以及省内南京、镇江、泰州、无锡4市,以“重走渡江路”的形式,亲身感受当年渡江战役的宏阔场面、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牺牲奉献,实地采访70年来各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沧桑巨变。

启动仪式上,王燕文向本次新闻行动的三位总顾问朱文泉、李忠杰、何怀远,以及三位顾问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衡、渡江胜利纪念馆副馆长吴小宝、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政系军事历史教研室蔡宏俊博士颁发聘书。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编辑记者代表向参加渡江战役的两位老战士王刚、徐法全和新华日报两位老报人陈哲、邵树文献花致敬。

总顾问李忠杰在致辞中说,70年前的渡江战役,是军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党史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几天后,新华日报就在宁恢复出版。这一年发生在江苏大地上一“文”一“武”两件大事,昭示着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 新华日报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在历史交替的关键时刻,在国家建设的历史征程,在改革开放的滔滔洪流中,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还是推动者。在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70周年之际,新华日报组织此次新闻行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工作开了个好头。记者们重走渡江路,回顾的是历史,立足的是现实,着眼的是未来。 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可以使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故知新、资政育人,获取宝贵的经验、智慧和营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

受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委托,顾雷鸣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天,站在长江之滨的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目远眺,当年的烽火硝烟已然散去,但革命先辈的英雄壮举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向前。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的新华人,永远在路上。 开展“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也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深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一项具体举措。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重走,是为了从新的起点出发,跨越一个个“渡口”“关隘”,开启一段更加光辉的旅程。 新华报业全体编辑记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的要求,精心组织、策划、采写好“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一系列报道,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

江阴、镇江、泰州、南京、芜湖、鲁港、荻港、铜陵、安庆、彭泽、九江……随着有关领导和嘉宾按下启动装置,代表当年百万大军渡江地的亮点依次在地图上亮起,这也是6个全媒体采访组将要重走重访的地点。

上述地点,曾在一则著名电讯稿中出现: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这是毛主席亲自撰写的新闻名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开头,也将是本次新闻行动的采访主导引。

根据电讯稿提及的地点,6个采访组将分别奔赴江西、安徽两省以及江苏省内的南京、镇江、泰州、无锡4市,实地探访毛泽东同志新闻名作列举的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曾经万船齐发、席卷而过的那些地点。

采访组将奔赴合肥肥东,不起眼的瑶岗村曾是百万雄师指挥中枢;

采访组将奔赴芜湖无为,“渡江第一船”从这里启航;

采访组将奔赴宣城广德,渡江战役最大围歼战在这里打响;

采访组将奔赴九江彭泽,这是渡江战役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采访组将到访泰州白马庙,人民解放军海军在这里诞生;

采访组将到访镇江丹阳,解放上海的电令从这里发出;

采访组将到访无锡江阴,这里的要塞起义见证了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卓越贡献;

采访组将到访南京下关,新中国成立序曲在这里奏响;

……

从1927年8月1日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军队用22年终结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历史以大江为轴,形成值得回味的闭环。而采访组将重回当年的现场,亲身感受这一当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基础的历史事件,通过不同角度回顾党中央的运筹帷幄、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地下党的秘密工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从现实的角度反映历史性的胜利,总结宝贵的经验。

重走重访,要追寻些什么?

时隔70年,即使是当年只有十几岁的老兵,如今也至少年逾八旬——事实上,以前期寻访到仍然健在的参与渡江战役的14位老战士看,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也有88岁。这意味着,记者们能采访到的老兵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以通过他们,勾勒出更加完整的历史。

另外毋庸讳言,70年来有老同志、老战士撰写回忆录,有党史、军史部门搜集整理,当然也有新闻单位反复发掘采访,关于渡江战役的报道已然为数众多。

那么,为何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还要派出6个全媒体采访组、近40位记者的“重兵”,重走渡江路?这是因为,70年来,新中国走过的每一年,都在不断印证着“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历史论断。70年弹指一挥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历经70年建设发展,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昔日“渡口”有什么样的新变化,需要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以全新的笔触去记录。

全新的笔触还来自于融合传播的新手段,那将传递更为丰富的新闻故事。此次行动将邀请党史、军史学者和青年学生共同参与,运用全媒体报道手段,通过消息、通讯、图片、视频等形式,报、网、端、微协同发力、融合传播,在南京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广大受众提供一场精彩的全媒体新闻“盛宴”。

4月30日,新华日报还将推出以“报国志”为主题的全媒体特别报道,讲述一张报纸与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不寻常故事,以此纪念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70周年。

70年后的这个4月,一群满怀激情的党报新闻工作者,将寻根探源、追溯初心,追寻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汲取光荣历史的丰厚营养,为奋斗新时代凝聚新力量。

来源: 北京西路瞭望 编辑: zhuanna
相关阅读
  • 苏州
  • 江苏
  • 财经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直击途歌诉讼现场:经

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

恒昌汇财不忘初心助力

“何尔萌”同框!何炅

今年春运不发愁? 12

张靓颖近照 穿着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