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上作画近千幅,高的超半个手臂,矮的仅半根手指
葫芦上画的“冰墩墩”和“雪容融”。 记者 张健摄
本报讯(记者 陈兆帅)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临近,不少人期盼冬奥会的热情也越发高涨。在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二社区,擅长在葫芦上绘画的印敖齐,用写意国画的手法在葫芦上画了一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昨天,印敖齐带着自己的葫芦画来到社区,让现场居民大饱眼福。
现场,记者看到一堆大大小小、形体各异的葫芦画,花团锦簇、色彩渐变的牡丹,色彩艳丽、昂首挺胸的锦鸡等形象跃然于葫芦上。一组名为“福禄冬奥会”的作品吸引了记者眼球,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在葫芦上显得更加圆润、呆萌,晕开红点的白雪面部加上浑身中国红的“雪容融”在葫芦上更加可爱,写意国画风格的冬奥吉祥物与葫芦的外形融合在一起让春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郁。“葫芦与‘福禄’谐音,有着很好的寓意,而且葫芦下大上小、整体圆润,倒过来后刚好适合展现可爱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66岁的印敖齐说,随着冬奥会临近,有着多年在葫芦上作画经验的他就萌生了创作一组与冬奥会相关的葫芦画的想法。除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他还单独在葫芦上画了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冬梦,“想要通过这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冬奥会,了解冰雪运动。”
为了创作出写意国画风格的“福禄冬奥会”葫芦画,印敖齐特地查阅了大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资料,在一堆葫芦中挑选了大小合适的,“吉祥物本身造型就很可爱,因此葫芦如果选择过大,就会显得不灵动,如果选择过小,又表现不出色彩层次。”印敖齐说,光挑选葫芦他就花了一天时间,最终挑选了3个大小差不多、高度8厘米左右的葫芦。由于葫芦的特殊性——外轮廓是曲面,虽然有多年画葫芦经验,印敖齐在落笔前还是特地绘制了一张草图,预估了吉祥物画上去的比例,然后用国画勾、擦、点、染的技法在葫芦上画出了具有色彩层次感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与在宣纸上作画不同,葫芦的表面光滑、不吸水,所以画好后要经过特殊处理,来保证颜料不会遇水褪色。”印敖齐说,葫芦经过阳光暴晒非常容易裂开,因此需要等颜料阴干以后在表面涂一层清漆,“福禄冬奥会”这组作品花了他近一周时间才完工。
在葫芦上画牡丹。
其实,印敖齐最拿手的是在葫芦上画花鸟,这些年来他创作的葫芦画有近千幅,其中最高的超过半个手臂长,最矮的只有半根手指长。“锦鸡牡丹、公鸡牡丹是我最擅长的,因为有好的寓意,所以最受欢迎。”印敖齐说,甚至不少外地人会联系到他,想要他的葫芦画。未来,他希望在葫芦上画出更多形象。
标签: 他把冬奥吉祥物“搬”到了葫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