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第十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在苏州落下帷幕

时间:2020-08-28 16:30:26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在苏州落下帷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夏令营在线上开营——

8月中旬,“未来古镇”全球青少年文化遗产短视频大赛暨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在苏州落下帷幕。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青少年夏令营采用了“云夏令营”的方式举行,融合文化与科技,在线实现世界遗产教育输出,让全球青少年收获更多喜闻乐见的世界遗产教育内容。

在注重体验、倡导实践的当下,“云夏令营”到底能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内容?遗产教育线上线下该如何结合?

一场与“未来古镇”的“云对话”

7月19日至8月15日,“未来古镇”全球青少年文化遗产短视频大赛暨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在线上开营。大赛以“未来古镇”为主题,采用“录播课+互动课”形式,开展遗产文化的专业课程及兴趣讨论;以短视频为呈现手段,打开青少年关于中国未来古镇更富有活力的想象。

“云夏令营”中,学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五节线上导师课,并提交以“未来古镇”为主题的短视频作品,即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联合签发的实践证书,优秀短视频作品更有机会角逐“全球青少年文化遗产短视频大赛——杰出创意奖”和“全球青少年文化遗产短视频大赛——优秀奖”。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初见书房联合承办,活动与快手进行独家短视频合作,获得了近四十万的浏览量。

一个遗产教育的宣传普及阵地

已成功举办了12届的“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千余名青少年参加。受疫情影响,此次活动采取了“云夏令营”方式。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方式既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也加深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同时,抢占宣传普及教育阵地,对推广青少年遗产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有超过15万用户的视频内容以世界遗产为主,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超七成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他们自发形成社区,庞大的数据量加上丰富的案例库,正是世界遗产教育宝贵的线上宣传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主席汪长根介绍说,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增长和线上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青少年通过短视频等线上平台进行学习活动已具备了较为充足的条件。“比如此次活动,通过影音技术包装知识,从内容、数据、运营等方面全面创新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一次“线上工业化、线下市场化”的尝试

一次“云夏令营”,活化了传统文化,将千年遗产创新地传承到下一个千年。作为“无”距离时代的创新,互联网或将成为一个和真实世界体量相当的巨型“社会”,不断改造、突破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世界遗产教育专家认为,世界遗产不缺有趣的内容,缺的是广泛的传播渠道,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世界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火”起来,继而“活”起来。但仍需要大量的“线下准备工作”,比如恰当的传播方式,导师们要做“专家型主播”“问不倒的主播”,改变过去的授课模式,让学员、用户随机刷到都能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同时,借助科技和新媒体赋能世界遗产,还需要创新宣传营销手段,不断打造出更有分量的遗产品牌,在线上激发用户兴趣,进一步推动“线下升级改革”“线上创新发展”,实现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线上工业化、线下市场化”。

汪长根表示,未来仍计划将第十四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打造为线上课程输出世界遗产教育。将碎片化、精细化的短视频内容与即时互动的直播方式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让世界遗产人成为“文化网红”,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利用好。(记者 张丫)

来源: 苏州日报 编辑: FN008
  • 苏州
  • 江苏
  • 财经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

国内首款CTC一体化电

“新战略”护航地产主

啤酒中奖500听等于500

安徽黄山风景区多措并

华为Eyewear智能眼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