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讯网

滚动新闻:

苏州被撤并镇“整容”“强身”四问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26

  

太仓市沙溪镇岳王管理区—平谦工业园。

 

  太仓市沙溪镇岳王管理区—平谦工业园。

  

  吴江区桃源镇铜罗社区—铜罗老街。

 

  吴江区桃源镇铜罗社区—铜罗老街。

  

  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办事处—香里乡亲生活馆。  □本版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办事处—香里乡亲生活馆。 □本版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纵观苏州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乡镇撤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以撤乡建镇为主、部分整合为辅;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15年,以乡镇合并为主、撤镇改街为辅。我市原有乡镇183个,其中并镇114个(第一阶段22个、第二阶段92个),镇改街道办事处15个,目前有建制镇55个。在第二阶段被撤并镇中先后又有若干镇合并后改为街道办事处,因此,目前实际被撤并镇数为67个,镇区面积近170平方公里。

  苏州是全省乃至全国乡镇合并力度较大的地区。被撤并镇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度成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2016年,全市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工作启动。经过两年的努力,已有33个被撤并镇旧貌换新颜。近日,剩余的34个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按照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的任务,到2020年,全市67个被撤并镇将全部完成“整容手术”。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专门提到了搬迁撤并类村镇的发展问题。规划中提出,要坚持村镇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镇原址,要因地制宜,增加农村生产生态空间。要大力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和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被撤并村镇的发展问题,已经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而从苏州的实践来看,需要思考的是,被撤并镇在“整容”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强身”,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发展的动力——否则,今天注入“胶原蛋白”,明天还会再度“老去”。

  南沙人的归属困惑被撤并镇如何才能不“被边缘化”?

  张家港市金港镇,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该镇组建于2003年8月,由原港区、南沙、后塍、德积4个镇及原晨阳镇的5个村合并而成。

  在2017年中国百强镇榜单上,金港镇排名第六——江苏省还有三个镇排在金港镇前面,分别是第一名玉山镇、第三名杨舍镇和第四名虞山镇,而它们分别是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的市政府所在地。

  在被并入金港镇后的最初10年间,原南沙镇的很多居民并不认同自己的“金港人”身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金港镇的中心镇区建设得如火如荼,但南沙镇区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和中心镇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南沙镇并入金港镇后,在原来的地盘上建立了金港镇南沙办事处。现任办事处副主任方建良是土生土长的南沙人,在他的印象中,南沙镇自从并入金港镇后的近10年中处于“维持”状态,基础设施建设也仅限于修修补补,“和日新月异的中心镇区相比,南沙仿佛成了‘第三世界’,群众们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南沙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一波又一波的城市化进程中,全苏州共有67个镇被撤并(不包括一些并入城区街道范围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撤并后出现了“被边缘化”——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功能弱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部分被撤并镇群众戏言他们成了“后妈养的孩子”。

  “不城不乡”的灰色地带被撤并镇怎么避免成发展“洼地”?

  早在2016年,中共苏州市委党校、苏州市情研究中心课题组就开展了“苏州市被撤并镇优化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乡镇撤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大大加快了小城镇城市化进程,极大增强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快速做大做强了镇级经济规模,一批经济强镇在全国崭露头角。三是加快推进了产业集聚,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板块快速崛起。四是积极启动了建制镇体制改革试点,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一定基础。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中心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被撤并镇陷入了“灯下黑”的处境。张家港市住建局副局长李建华说,近年来,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但美丽城镇的建设往往以建制镇的中心镇区为主,而美丽乡村建设则纯粹在村里进行,“不城不乡”的被撤并镇,成了“夹心层”,陷入了发展“洼地”。

  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研报告指出:由于乡镇被撤并后,受规划发展定位、原有经济基础及自身资源要素等方面影响,全市67个被撤并镇区普遍存在产业退化、设施老化、管理弱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67个被撤并镇同样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人口、产业大量集聚使得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产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已经成为苏州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轮整治成效初显被撤并镇如何重归宜居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乡镇撤并后,全市55个建制镇建成区平均面积12.1平方公里、平均常住人口5.48万,外来人口3.5万。全市600多万外来人口中约有350万分布在各镇,容纳了全市约60%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全市约70%的GDP,贡献了全市约50%的财政收入,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已成为我市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心镇区越来越“高大上”,农村越来越“小清新”,自己却生活在“不城不乡”的办事处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被撤并镇现状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差距。难题咋解?从201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被撤并镇作为乡村振兴“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被撤并镇各项整治提升工作。

  到目前,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藏书花木市场,是穹窿山附近的一大景观,这里绿树红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朱买臣路两旁的优美景色,也吸引了许多摄影、旅游爱好者纷至沓来。

  地处苏州城西的藏书,并入木渎镇以后,成为我市首批进行整治提升的被撤并镇之一,整治期间完成了藏书朱买臣路、新疆路的景观提升,完善了藏书实验小学幼儿园扩建等公共服务配套,加强了对木光运河水质、穹窿山接驾社区、寿山路绿化景观等环境整治。

  尽管镇被并了,但经过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整治提升,藏书比过去更美了。

  首批14个被撤并镇试点,按各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明确的功能定位,以民生导向为主,重点进行了镇容街貌整治、生活污水治理、河塘水系整洁、居住环境改善以及违章搭建拆除等工作,优先解决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响镇容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切实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目前,14个被撤并镇镇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整治提升工作又覆盖了19个被撤并镇。

  “早在2011年,张家港市就开展了被撤并镇的老镇区综合改造工作,2016年,我们又成了苏州市的试点。”方建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南沙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方建良领着记者在南沙街头走了一圈,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社区文体广场、新铺的沥青路面、市民公园……他特别引以为豪的是“V 客空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这里集纳了老年大学、书场、心理辅导站、志愿者服务基地。方建良说,现在南沙的公共服务设施很齐全,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需求可以去金港中心镇区——南沙和金港之间已经实现了融合。”

  日前,苏报记者还实地走访了相城区黄埭镇东桥片区(原东桥镇)和吴江区桃源镇铜罗办事处、松陵镇横扇办事处等地,三地受访群众均表示镇区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镇容镇貌显著提升。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以人为本,让被撤并镇成为宜居的地方。”苏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处长马吉说。

  张家港市住建局副局长李建华介绍,为了让被撤并镇实现宜居,张家港市提出了对公共服务设施补软、补短、补缺、补漏。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做到“十个一工程”: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文体中心、一个菜市场、一个垃圾中转站、一个公交首末站(社会停车场)、一个养老院、一个绿地广场、一个居委会(每2000户)。

  据悉,苏州市被撤并镇提升工作标准也即将出台。

  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被撤并镇自我更新路在何方?

  “不能靠化妆、也不能靠美颜,对于被撤并镇的整治提升必须实施‘伤筋动骨’的手术。”市住建局相关人员介绍,在“补短板”的基础上,各地应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基础、规划体系等因素,系统梳理被撤并镇的发展现状,理顺被撤并镇与中心镇区的关系,明确差异化的发展方向,进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南沙办事处辖区内的香山,是张家港仅有的两座山头之一,“这是我们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依托香山,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方建良介绍,以前南沙的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而提升工程开展后,他们依托香山4A级景区,打造了一条特色美食街区,目前还正在积极推进民宿业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把南沙打造成张家港和江阴市民的后花园、假日休闲目的地。”记者注意到,在镇区改造中,南沙特意把沿街建筑改成仿古样式,方建良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镇区的整体环境和香山景区更协调。

  “适宜发展旅游的发展旅游、适宜发展工业的搞工业、适宜搞农业的搞农业……”李建华介绍,目前,张家港的10个被撤并镇都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在吴江区,一批被撤并镇正在向特色小镇迈进。如横扇并入松陵镇后,依托其特色产业资源、生态禀赋,正在规划建设集毛衫创意设计、文体展示体验、流行趋势发布和特色旅游于一体的“毛衫小镇”;并入桃源镇的铜罗,则打造以森林、湿地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古镇,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苏派黄酒为特色的绿色制造小镇;并入七都镇的庙港注重文化引领,依托太湖大学堂、江村文化园等载体,着力打造当代国学文化、社会学文化“圣地”。

  马吉表示,2020年,全市的67个被撤并镇将全部完成整治提升,“但这只是一个阶段工作的完成,整治提升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马吉认为,从长远来看,被撤并镇需要形成自我提升、自我更新的内在原动力,“就像美容,光靠打针不行的,还得自身能够产生‘胶原蛋白’。”

热文推荐

首页 | 苏州资讯 | 江苏聚焦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游戏 | 新闻

Copyright © 2002-2017 www.szweitang.cn 中国新闻社苏州分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友情链接: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