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月22日,苏州市吴江区横扇街道70岁的老党员、老民兵营长黄永林来到核酸采样现场当志愿者。苏州本轮疫情发生至今,黄永林一家三代七口人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以“小家”的力量守护“大家”的安全。
黄永林的儿子黄伟琪也是民兵营长。作为横扇街道沧洲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民兵营长,他担任沧洲村核酸检测点的点位长,每一轮区域核酸检测都是最早到、最晚走。2月16日,吴江启动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黄伟琪早上5点多就到达核酸检测点位,布置现场、搬运物资、测量体温、维持秩序、监督口罩佩戴……检测结束后,他还要进行消杀、打扫卫生,到家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这几轮区域核酸检测,黄伟琪次次都是这样的“时间表”。
黄伟琪的妹妹黄惠蕾是村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疫情防控期间成为大家口中的“大白”。带着当志愿者的女儿盛佳怡,母女俩上午在核酸检测点位工作,下午上门为特殊群体采样。在沧洲村苗圃场,母女俩从下午1点忙到傍晚,步行上门为40位或瘫痪在家、或80周岁以上的老人采样,几个小时下来口罩和衣服早已湿透。“这次当志愿者虽然辛苦,也让我收获很多,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不容易。”作为一名团员,盛佳怡也希望更多团员可以加入志愿者队伍。
从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开始便奋战“疫”线的还有黄伟琪、黄惠蕾的母亲叶月英、父亲黄永林以及黄惠蕾的丈夫盛敏忠。22日进行的第四轮区域核酸检测,叶月英在沧浦社区核酸检测点位进口维持排队秩序,盛敏忠在出口为采样完毕的居民分发贴纸,各司其职。年已七旬的黄永林看到家里人都出动了,作为老党员、老民兵也有些坐不住。“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协助测量体温、给检测好的居民贴贴纸等。”黄永林2月22日第一次来到核酸检测现场当志愿者,与家里人“战”在一起,他十分自豪。
通讯员 谢宇晖 徐丁
记者 陈月飞
编辑: 陈月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